技经观察丨生物识别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展望(3)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2018年8月,美国众议院国土安全委员会(House Homeland Security Committee)提出《2018年生物识别跨国移民警报计划(BITMAP)授权法案》(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Migration Alert Program Authorization Act of 2018),旨在通过与合作伙伴国家共同收集和共享特殊人群的生物特征数据等情报,识别潜在的恐怖分子等危险人员;2020年8月,美国参议院提出《2020年国家生物识别信息隐私法案》(National Biometric Information Privacy Act of 2020,NBIPA),要求以类似保护社会安全号码等其他机密和敏感信息的方式保护个人生物识别信息。2018年6月,英国内政部发布《生物识别战略》(The UK Home Office Biometric Strategy),提出了生物识别技术使用和发展的总体框架,涉及指纹、DNA、面部图像、质量、隐私保护、道德,以及监管和标准等7个方面。2019年10月,俄罗斯通过了有关生物识别技术的《2030年前人工智能发展的国家战略》(the National Strate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the period until 2030),其中界定了未来俄罗斯人工智能技术的具体着力方向,包括面部识别技术在精密武器、无人机和军事协调系统、战略决策和遏制敌人通信方面的跨越式应用;2021年3月,俄罗斯国家议会提交的用于生物特征数据和刑事调查的个人数据修订法案正式生效,增加了个人数据主体的权利。2017年1月,澳大利亚总理马尔科姆·特恩布尔(Malcolm Bligh Turnbull)宣布使用生物识别技术核验入境人员身份的计划,即使用虹膜扫描、面部识别和指纹扫描等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技术对入境人员进行身份核验,以防恐怖分子入境。2021年2月,新加坡《2020年个人数据保护(修订)法案》(Personal Data Protection Amendment Act 2020,PDPAA)正式生效,加强了对生物特征等个人数据的保护。
此外,2021年1月,英国修订了2018年《数据保护法案》(DPA ACT 2018),为用于生物识别的个人生物特征等信息提供更强有力的法律保护;2021年6月,日本修订了《个人信息保护法》(the Act on the Protection of Personal Information,APPI),引入了新的受监管信息类别,其一便是敏感的个人信息,包括但不局限于财务信息、生物特征信息和位置信息等;2019年12月,印度公布了《个人数据保护法案》(The Personal Data Protection Bill,PDP),明确规定在处理任何敏感个人数据,如生物特征数据时必须征得数据主题的同意。
综上,这些立法在具体结构和内容上虽存在较大差异,但在法律保护模式上具有共同性,表现为以下四点: 第一 ,明确生物识别信息的法律属性、功能、作用及特定生成过程; 第二 ,明确生物识别数据属于“特殊敏感类数据”; 第三 ,明确“禁止处理”“明示同意”“法定必需”三大特定法律原则; 第四 ,明确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法律保护的一般法律原则及权利义务规定。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