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略科技CTO郝杰:会话式AI应该是“静悄悄”的辅助智能(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在他看来,明略科技正处在第三次“创业”的阶段。第一次“创业”是在 2006 年,吴明辉创办了广告舆情监测系统 — 秒针系统;第二次“创业”是 2014 年,明略数据成立,通过数据提供支持分析决策的行业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第三次“创业”从 2019 年开始做会话智能平台 — 明智工作。
“这个过程中,不仅伴随着产品线的扩展,明略自身的组织也发生了多次变化和调整,故我将其看作是三次创业”。
目前在应用层,明略科技聚焦两大产品线 — 秒针产品线和明智产品线。秒针产品线,专注媒体投放、效能改善,针对舆情分析,挖掘营销效能、新产品研发方向等场景。明智产品线包括 SCRM 营销服一体化、智能助理、OA 增强、销售增强、会话智能等场景。
这两大产品线都建立在一个产研底座 —— 明智中台上。
明智中台既是一个数据中台,也是一个 AI 能力中台。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平台,明略科技还往这个底座上扩充了一些新的概念、能力和功能,明智中台上有可以独立售卖的产品单元,如客户数据中台和营销自动化(CDP+MA)等产品模块。
郝杰表示,明智中台将是今年研发部门的发力重点,会在这个底座上方做一些偏前端的应用,可以使其灵活地、积木式地组装明智中台上的能力,低成本地快速包装成一些面向客户的创新产品。
“如果没有明智中台,我们的产品矩阵就变成了一大片独立的产品了,彼此之间关系不大,各自为战,这样产研效率比较低”,郝杰说道。
有了明智中台,就可以把众多的前端产品或应用产品中的众多模块间的相同点做抽象,把共通的部分沉淀在明智中台里。例如,很多应用产品模块中都具备搜索、推荐、问答、数据分析等功能,专门的团队将这些功能下沉到明智中台,一次性封装好,就像积木一样,做成一个个公共组件(Common Building Blocks,CBB)。
明智中台,就成了公共组件的集合体,应用产品经理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选择明智中台中的若干个 CBB,进行简单的、轻量级的封装,来实现产品功能。这样,产研效率就大幅提升,而且降低成本,提升了标准化产品的毛利率。
郝杰表示,他加入明略后,带领研发团队的一个重要的工作目标是打造标准化的产品。“只有标准化程度高了,复用率才高,才能从一个场景迁移到另一个场景,从一个行业迁移到另一个行业,且在迁移的过程中,降低定制开发或二次开发成本,提高毛利率”。
在 To B 行业,打造标准化的流程尤其重要。因为 To B 行业的客户经常有五花八门的需求,但如果企业一直难以拒绝一些定制化的开发需求,久而久之,To B 软件开发公司就沦为客户的外包公司,自身收入的毛利率也会因此降低。明略科技正在打造一套 IPD 集成产品开发流程,聚焦标准化产品打造,这套流程能够将标品的需求和定制开发的需求区分开来。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