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每日优鲜败局启示录:烧钱的苦生意,纠结的前置仓(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来源:每日优鲜微博每日优鲜自然不缺资本青睐。从成立到上市,每日优鲜累计获得十余轮融资,金额累计超上百亿元,不乏腾讯、联想、高盛等知名投资方。随后几年,前置仓模式的阵营又加入了叮咚买菜、朴朴超市及美团买菜等平台,与每日优鲜在相互抗衡。在这一过程中,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每日优鲜,却成了最先掉队的。招股书披露了一个残酷的现实:2018—2020年、直至2021年三季度,每日优鲜始终处在亏损边缘。其中,2018—2020年,每日优鲜净亏损分别达到22.32亿元、29.09亿元和16.49亿元;即便2021年三季度亏损有所收窄,但亏损金额仍高达9.7亿元。8月19日,曾与每日优鲜有过合作的供应商陈策(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早在2020年,便感受到每日优鲜资金链变得紧张,不仅账期变长,选品质量也在下滑,“对供应商也设置了诸多苛刻规则。”敏锐的陈策选择彻底撤出。“生鲜电商行业热度退却,如果还想要和平台合作,账期要先谈好,现在这个时候没有百分百安全的。”陈策说道同样选择退场的还有资本,每日优鲜目前仍未等来“白衣骑士”,而行业中的其他融资也变得冷清。“现在生鲜电商行业融资变少,不是一两天了,投资者的信心受到影响是必然。”李承志透露,如今,投资机构对于生鲜电商行业能够配置的资金规模几乎为零,相关企业募资变得十分困难。履约成本居高不下上市仅一年,每日优鲜在巨额亏损的压力下,成为行业“优化”的对象。一时间,越来越多质疑在于前置仓模式是否还有未来?前置仓模式是否适配生鲜还没有定论,但“生鲜”的属性无疑充满着盈利风险。一度光芒耀眼的生鲜电商,市场却越来越逼仄。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了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国内生鲜电商领域,大约有4000多家参与者,其中营收持平的仅有4%,陷入亏损的有88%,最终只有1%实现盈利。“谁也不敢百分百确保自身是这1%。”叶笠坦言,生鲜利润薄、单价低、损耗大的本质问题难以解决,一定程度上制约生鲜电商的发展。8月19日,洛克资本消费投资合伙人洪始良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引入前置仓只解决了时效问题,没有解决生鲜毛利低,损耗高,价格波动大的核心问题。“前置仓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生鲜电商的本质没有因为前置仓发生质的变化。”生鲜电商玩家如果在“死磕”前置仓模式,需要重金投入。多位了解生鲜电商的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前置仓的履约费用大致上包含仓库租金水电、员工费用、配送物流等。而履约费用仅是前置仓模式其中的一部分成本,另外还有销售和营销费用,以及管理技术等其他成本。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