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买菜会步每日优鲜后尘吗?(3)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优鲜跌倒、叮咚买菜吃饱的假想没能成为现实。在外界看来,叮咚买菜的阶段性盈利更像是刻意为之,硬拗一番繁荣景象,竭力证明自己活得还不错。但临时抱佛脚“刷”出来的成绩单,无法抚平每日优鲜暴雷后整个行业的焦虑。
人们真正关心的是,前置仓模式真的能跑通吗?
02
悬崖边上的前置仓
两年前,盒马鲜生总裁侯毅用100多家前置仓门店的惨痛教训,得出一个结论:“前置仓是做给VC看的,没有未来。”
两年后,前置仓首创者每日优鲜的仓皇败退,让这一模式再次成为笼罩行业的阴霾。
前置仓模式诞生的初衷,是为了解决生鲜零售行业陈疾——“供需两旺、流通不畅”。具体做法是在城区内布局若干个小型仓库,每个仓库覆盖周边3~5公里的客户需求。前置仓模式的核心是提升配送效率,也就是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主打的“30分钟极速达”。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前置仓的模式天然存在“不可能三角”。
在配送速度、仓储成本和商品丰富度之间很难做到平衡,要想实现其中两项,就必然要舍弃剩余一项。比如,提高配送速度和产品丰富度,就必须保证仓储的位置、规模、密度,导致仓储成本居高不下。
若要三者同时满足,就意味着要支付高昂的房租、人力和配送等履约成本,也就和不盈利划上了等号。
在前置仓的计算公式中,全链条的履约成本包含仓库租金、员工费用、配送成本、物流成本、折旧费用、水电费用等6项。 据东北证券研报数据,前置仓模式的履约费用是传统中心仓电商的3倍、平台型电商的2倍、社区团购的6倍。
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向雪豹财经社算了一笔账: 一线城市一个300平方米的前置仓,能存放1500个SKU,前期投入约50万元。在日均1500单的情况下,仓内作业员工加上配送员工需要25人左右。相比之下,一个150平方米的24小时营业便利店,只需5~7人。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