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买菜会步每日优鲜后尘吗?(4)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回看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的招股书,2020年,每日优鲜的履约费用为15.77亿元,占总收入比重25.72%;同期,叮咚买菜的履约费用为40.44亿元,占比达35.7%。换言之,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每收入100元,就要分别花25元、35元投入到履约中。当时,两家公司的毛利率均不到20%。
侯毅在2021年的一个行业峰会上表示,前置仓的模式不合理,除非通过大规模收费把物流成本收回来,才有可能盈利,但从今天的格局来说,还没有盈利的。
平安证券一份研报称, 履约费用中占比最高的是配送费用。前置仓模式本身决定了配送费用是一笔刚性投入。
2021年Q1,叮咚买菜单均履约费用21.3元,其中配送费12.7元;每日优鲜单均配送费约14元。相比之下,依托于美团生态的美团买菜,配送费用被外卖业务摊薄,单均配送费稳定在7.2元。京东到家背靠京东物流,单均配送费常年稳定在6元以下。
一边是生鲜电商的毛利率低、损耗大,另一边是难以压降的履约成本。当履约成本持续吞噬毛利,平台自然看不到盈利的可能。
悬崖边上的前置仓模式,就像一个巨大的焚钞炉。盲目扩张的每日优鲜,由于业务造血能力远低于成本投入速度,最终陷入资金链断裂的泥淖。
但以每日优鲜之困来彻底证伪前置仓,也并不公平。正如梁昌霖所说: “不能以简单的线性思维,判定整个行业的死局。”
为了跑通前置仓模式,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有过相似的规模化尝试,也走过截然不同的道路。“始终坚持前置仓模式,不打算转换赛道”的叮咚买菜,会步每日优鲜的后尘吗?
03
同行不同路
在资本眼中,效率和规模化是一个动听故事的必备元素。疯狂扩张,是前置仓“双雄”早期不约而同的选择。
2019年,叮咚买菜前置仓数量仅550个,至2021年末已近1400个。每日优鲜在高峰期前置仓数量也达1500个。 密集地设置仓储,是为了提升配送效率,渗透更多用户,推高生鲜电商市场的天花板。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