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优鲜“毕业”,生鲜电商如何价值回归?(5)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但代价就是生鲜电商必须在原先的仓储、物流体系上,重新建立一套更符合自己模式的供应链体系。目前生鲜电商竞争极为激烈,不仅是“老”与“新”的竞争,而且是“新”与“新”的竞争,再加上各个生鲜电商总想自营供应链以降低成本,这在某种程度上又放大了新基建整体的成本,因为宏观来看其中有部分属于无效的重复劳动。
其次,生鲜电商在剥离消费者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不得不承担其消费成本。简单来说,就是挑选商品的权利和成本,从消费者转移到了生鲜电商手中。与很多人常识相悖的一点是,“消费”本身也是有成本的:过去消费者除了生鲜商品本身的价格外,还需要为来回路程、肩扛手提付出时间和体力。
现在生鲜电商通过打包和配送,以服务的形式将这些看不见的付出货币化,因而产生了传统生鲜市场所没有的额外的货币成本,这些货币成本,基本上都以补贴的形式存在。而生鲜电商们愿意承担的原因,一方面是上述的“新老”和“新新”竞争,另一方面是生鲜电商需要向新兴的80后90后消费者们证明自己胜过其他对手的价值。
最后,生鲜电商还需要额外支付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成本。传统生鲜从业者大多从业时间长、从业地点固定,这种稳定性构成了买卖双方之间信任的基石,因此传统生鲜从业者能够从其中得到长期收益,有数据表明传统生鲜市场的回头客数量能占到每个摊位客流量的35%,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不仅消费了生鲜农产品,而且消费了某种“烟火气和人情味”氛围。
但在80后90后越来越成为消费主力的今天,一方面他们与经验丰富的60后70后相比,出现了明显的经验断层,同时生活工作习惯也使得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这种消费者的代际变迁为生鲜新零售的业态提供了创新的原动力;另一方面生鲜电商代为挑选和配送的服务,也剥离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因而必须全部承担以前买卖双方共同付出的信任成本。而在这种整体呈现出不对等的关系中,生鲜电商稍有不慎就会流失用户。
总的来说,现在的生鲜电商正处在一种很微妙的时刻:从传统生鲜市场向生鲜新零售的过渡阶段,在这个过渡阶段中,二者既对立,又相辅相成。这很有可能是生鲜电商亏损的根本原因之一,因为对于整个市场来说,生鲜电商无论是前置仓、仓店一体还是社区团购——实际上只是出现时间不长的新鲜事物。
既然是新鲜事物,那么它就必须面临新鲜事物的考验,并以此来证明其自身的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讲,生鲜电商今天面临的亏损,其实都是给未来大零售市场支付的门票。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