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14发布会凌晨,中国消费者涌向闲鱼(3)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而除了“折现率”需求,在新旧置换的过程中,用户的最大痛点之一就是时间差 :新机还没到手,旧机就需要抓紧卖出。但智能手机承载了大多数人的办公、生活和娱乐,最好是能无缝衔接。
闲鱼亦贴心推出“先预约锁定补贴,收到新机再卖旧机”的保底措施。 预约好回收之后可以先锁定上述现金补贴,旧手机还能在手里使用一个月左右,等到新机到手,做完数据迁移之后再卖出。既能锁定价格和补贴,又没有空档期的后顾之忧。
除此之外,闲鱼为了推广上门回收的服务能力,这次还推出了额外的专项抽奖福利,让大家有机会直接抽取iPhone14。
但真正让我触动的,并非福利本身,在这背后 一场关于“闲置手机交易体验”的“内卷战争”或将由此悄无声息地展开。 一如第一年双十一的那个夜晚,大家没有想到多年以后购物节会真正成为一种共识。
二级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体验完善,同样在促进整体市场的活跃度。那么,二级市场经济究竟是如何推动商业演变的?
“闲鱼”们没有“闲着”
先看一个案例。
2020年开始,日本正式步入二级交易经济的腾飞期。 根据近期日本的一个市场调研中,有四组问题,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翻译完分别是:38%的人购买过闲置商品;38%的人出售过闲置商品;54%的人有闲置奢侈品;64%的人相对于过去,对闲置商品的抵触减少。这些说明闲置交易市场在不同国家都在快速扩大,并且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回归当下的消费市场我们会发现,当中国国内消费趋于理性,精明消费的时代就到来了。但精明消费不等于不消费,也不等于消费降级,而是以追求最高体验感和获得感地把钱花出。
比如,单个用户换手机的时长扩大是一种理性;买一个闲置的但其实对实际应用毫无体验区别的iPhone也是一种理性,同时是一种消费升级。
那我们和日本的区别是什么呢?我想日本其实是一个完全一致的市场,就是东京和北海道没有太大的消费观的差异。 而中国市场一二三四五线差异巨大,观念也非常不同。故而我们会出现一些交叉性的现象。 比如有的人会付溢价购买特定闲置机型。但也有人追求更合理的价格用到上一代旗舰机。还有人买旗舰机的时候也只是为了体验一段时间,然后卖掉。他会很关注该机型的折旧率。比如这几年很火但还没有爆发的折叠屏市场。这种丰富度和细腻度,就有一点像闲置汽车交易市场在中国的发展过程。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