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下场“种草”,争议不断的小红书,如何撑起200亿美元估值(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其次是,流量补充。随着获客成本与获客难度越来越高,大厂们也在主动寻求流量迁徙的新路径,旨在增强用户粘性。
小红书同样如此。2022年,小红书的月活突破两亿,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从2018年的26.49分钟上升至55.31分钟,尽管距离快手、抖音还有较远的距离,但已超过微博。
而无论是加大视频内容“抖音化”抑或是增设PC端入口,都是为了攫取为数不多的用户流量,在前端让用户价值最大化。
但前端用户体验做的再好,后端商业化焦虑却贯穿这家晚熟公司的始终。
凭借着对“内容+社区”的深耕,以及去中心化的流量模型,让小红书活成了令互联网大厂们艳羡的“生活百科手册”,但在商业化路径上,努力尝试许多年的小红书,可能依旧不是一个合格的选手。
广告业务:坚固又脆弱“电商负责赚钱养家,内容负责貌美如花。”这是小红书创始人瞿芳在2014年小红书刚上线电商业务时喊出过的口号。
此后,广告与电商业务作为小红书的收入基本盘,承担着小红书“赚钱养家”的重任,其中广告收入占80%,电商收入占20%。
先来说说小红书的广告业务。基于“种草”的社区属性,小红书广告业务的生意逻辑其实非常简单,而小红书广告业务的变现方式主要有三类:
• 通过售卖广告资源,帮助广告主的营销内容高效触达用户。
• 通过撮合品牌与博主合作,小红书从中抽取佣金。
• 通过售卖薯条帮助博主进行作品推广。
三种变现方式又可以归为小红书两类广告收入来源——
一是通过售卖广告产品(包括开屏广告、信息流广告与搜索广告等),这里的主要影响因子包括了DAU、人均单日使用时长、广告加载率(Ad Load)以及CPM趋势等。
二是小红书的商业笔记抽成,通过小红书的“蒲公英平台”介入交易,小红书会向品牌和博主分别抽佣10%,其他社交媒体平台的抽佣比例则在5%-8%左右。
上述两种收入来源,都面临不小的挑战。
首先是广告产品方面,在DAU与人均单日使用时常上,近年来,小红书通过内容SKU的破圈,丰富内容生态来提升DAU与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财经无忌认为对比抖快,小红书依旧有潜力。
一个关键的动作是小红书对视频化内容的押注,前有抖音快手的探路,理想化状态下,视频化在为小红书带来了大量的创作者的同时,也为后期的商业化探索铺路。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