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业务“狂飙”,阿里要回暖了?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文|沈嵩男
编辑|斯问
2023年2月23日,阿里巴巴集团 (纽交所:BABA,港交所:9988,以下简称“阿里”)公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的季度业绩(2022年10月1日—12月31日)。
本季度,阿里收入达人民币2477.56亿元(文中均以人民币计价),同比增长2%; 经营利润350.31亿元,对比去年同期的70.68亿元,增长接近4倍(主要是因为2021年12月份季度计提了高达251.41亿元的商誉减值); 以更能反映核心经营状况的经调整EBITA利润(指剔除商誉减值、利息收入、投资净收益、利息费用、股权激励费用等)来看,本季度为520.48亿元,去年同期为448.22亿元,同比增长16%;
12月份季度财务业绩概要 图表源自阿里财报
阿里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在财报中表示:“尽管需求减弱,供应链和物流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措施变化的一定影响,我们仍取得稳健的季度业绩。展望未来,我们预期消费者信心和经济活动将持续恢复。”
首席财务官徐宏说:“过去一个季度,我们继续提升运营效率和优化成本,取得强劲的盈利增长。”此外,本季度阿里回购了4540万股美国存托股,接近总股本的1.7%,价值约33亿美元。如今股价对比本季度中的最低点63.15美元(2022年10月24日美股收盘价),也已涨了接近50%。
在财报后电话会的问答环节中,阿里高管还回答了“短视频平台做完电商如今又来做外卖,阿里该如何回应”“同行都在补贴、低价,阿里对此是什么态度”等问题。
面对内容平台、新兴电商平台的不断冲击,2022年年初张勇在对业务做全年展望时,曾将基调设为“定”。年末时,他在内部信中将对2023年的期望调整为了“进”。对于这份超预期的业绩,我们更想知道哪些业务稳住了阿里的基本面。又是哪些业务,为阿里提供了增长。 中国商业分部收入跌了,利润却涨了
阿里财报中的中国商业分部包括淘宝、天猫等核心电商,以及盒马、天猫超市、高鑫零售(主要为大润发业务)等直营业务,本季度录得1699.86亿元收入。同比去年同期的1719.01亿元,微跌1%。
这其中,核心电商贡献的客户管理收入为913.44亿元,低于去年同期的1000.89亿元。收入下降的直接原因在于本季度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商品交易总额)的下滑。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10月—12月,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依次是-0.5%、-5.9%和-1.8%。可见,核心电商业务从趋势到结构,与社零表现基本同频。
从品类上看,淘宝、天猫服饰消费增速走低,但健康保健类商品有所提升。阿里补充,“如今处于消费恢复期,服饰、运动、户外等品类的恢复良好,商家整体也表现出了强烈的经营愿望。”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