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业务“狂飙”,阿里要回暖了?(4)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本季度,本地生活服务分部收入131.64亿元,同比增长6%。阿里高管披露饿了么平均订单金额上升,每单配送成本下降,使得单位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
背后的一大原因是,饿了么平台上非餐饮订单的增速要远高于餐饮订单。也就是说,药品、百货等高单价商品的供给,提升了饿了么的盈利能力。
以最近一年四季度的数据来看,本地生活的经调整EBITA利润率,分别为-52%、-29%、-27%,而本季度为-24%。
按服务半径分类,行业一般将淘宝、天猫视作“远场电商”,线上商超门店、前置仓等被定位为“中场电商”,饿了么、淘鲜达则是“近场电商”。三者以多日达、次日达、当日达、小时达乃至即时达等不同的履约时效进行划分。
阿里电商近几年最大的动作之一,是补足、优化近场和中场两块能力。就在本季报发布前,阿里本地生活板块下饿了么到店业务与高德合并,原到店业务负责人张亮将由向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CEO俞永福汇报,改为向高德CEO刘振飞汇报。
同样是不久前,网上有消息称天猫正在筹划“小时购”业务。不过淘宝相关负责人回应,“小时达”是淘宝既有在运营的业务,消费者在淘宝APP首页点击“淘鲜达”,就能体验生鲜果蔬、米面粮油、生活日用品等商品的一小时快送服务。
送手机,已成各同城零售平台的标配
财报电话会中,有分析师就短视频平台对本地生活服务业务的渗透,提出了问题——“阿里将如何应对这些挟巨大流量的媒体平台的入侵?”
抖音做外卖,微信小程序做门店快送,友商们正在加速战略落地。张勇认为,“本地生活最终需要的是本地供给、本地需求和本地履约能力三者之间在特定的时间上的完整统一。在这件事情上,只具有媒体性质,是发挥不了任何主导的作用。”简而言之,在即时配送赛道,流量很重要,但物流技术、配送基建和骑手团队更重要。新入局者短期内恐怕难以搭建出这套系统性的能力。
对应“到店”业务的另一板块则是“到目的地”,主要由高德、飞猪承接,提供比如酒店、住宿、打车、机票、休闲娱乐等一切“目的地生活服务”。高德的日活一度破2亿,如今也是淘宝、天猫、支付宝之外,阿里最大的流量平台之一。目前来看,高德已从一个地图工具,走向了一个基于地图的搜索、发现、交易、履约的目的地服务平台。
这其中,打车业务的增长最为显著。此前,网传2022年12月上旬,滴滴网约车订单日均约1250万单,旗下的花小猪日均约140万单。同期,高德聚合日均已达450万单。 阿里云在规模化之后,等待一个新风口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