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半年:竞合,共生和产业互联网的新机会(3)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这里有两层意思。
一是对传统的互联网巨头来说,他们将从某种意义上失去既有的移动互联网地位,彻彻底底从产业底层开始筑墙,被久置于聚光灯下的互联网企业在特定的行业内将不再享受高光。
道理显而易见。对于互联网行业而言,在消费者服务、数据分析、反馈等方面必有所长,但在真正的细分产业上却仅是门外汉,不论是供应链还是市场布局,互联网巨头都需要来自本土文化的一种嫁接。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真正的产业纵深面前,互联网巨头们的护城河暂时失效。但这并不是全貌。
互联网被人们关注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近十年的高速发展,更重要的是它给人们带来的方方面面的改变,而这些改变正是源于互联网企业对于消费者全方位的数据把控和精准分析。这也同样是这些巨头在产业互联网时代的优势所在。
相比于传统行业,巨头们更了解数字化升级的始末以及基本运作方式。就具体动作来看,腾讯提出要做企业的“工具箱”“连接器”,京东则是数字科技“赋能”,基于此的是其广而泛的行业布局。
绝对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互联网公司对于消费者整体画像的把控更为成体系,基于中前台的场景解决手段也更加成熟,能够加快企业的产业化进阶节奏。
可以说,在产业互联网的时代里,这些巨头将不再是之前既定的巨头,但却仍有可能成为新的领跑者。
趋势四
“P”“B”的攻防选择
产业互联网时代,“P(平台)”“B(商家)”将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这种平衡,从某种程度来说是产业互联网的特征使然,但终究还是头部效应为王。
移动互联网奉行的二八效应,在此处同样适应。从平台的角度来说,企业既是他们信息的索取对象,同样也是信息的获取对象。
客如云的创始人彭雷在总结如今的餐饮变局时曾有过一个较为易懂的总结。
“P大欺B,B大欺P”。在自己的非专业领域,平台需要结合大企业最为全面的行业/领域策略来实现对这个行业信息化、数据化的快速渗透,尽快落地输出自己的一套解决方案,进而再反哺回同赛道的中小型B端企业。
可以理解为,在这场需要B端企业全员参与的互联网战役中,企业被自动划成了两类,一个在左,一个在右,而中间自然是平台,但左右双方的角色不同,也就导致了平台与左右双方的关系不同。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原标题:腾讯员工 2020 年人均年薪 81 万 较 2019 年略有下滑 3 月 24 日下午消息,
互联网+2021-03-24

原标题:Adobe发布Creative Cloud产品更新,PS迎来自MAX 2019之后最大更新 6月18日消息
互联网+2020-0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