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产业互联网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概念和口号,往往简洁明了、琅琅上口,大家喜闻乐见。因此,创造概念、宣传口号,就成为了重要的市场营销和推广手段。对C端用户,概念和口号比较有效, 容易短期带来直接营收 ,毕竟个人客户是单人论证、单点决策、单线思考。B端客户的决策链条长、场景需求多元、落地实施过程复杂,而且决策者大都在市场上摸爬滚打一路走来,对“灵丹妙药”式的概念并不会轻易买账。
近年来,面向C端的互联网产业(电商、社交、资讯、媒体……),想象空间正在急速减小,以至于BAT等巨头都创新乏力,要么直接出钱收购或战略投资有苗头的新创企业和团队、要么发现苗头之后利用雄厚的资本和生态效应赶紧另搞一套。为了继续讲故事、求发展,巨头们纷纷调整火力,瞄准产业升级这片“蓝海”市场,不断的创造和推销概念。早期还比较矜持保守(“互联网+”),后来就有点野心毕露(“新XX”、“平台”、“颠覆”),最终跟产业界的某些时髦名词(如“工业互联网”、“产业升级”)合流,创造了“产业互联网”这个集大成者的概念。
“产业互联网”,初听起来非常大气、想象起来充满新意,对于科技圈来说就像打开各行各业的金钥匙、对于产业界来说又像升级换代的风向标。一时间在商业界、传媒界、创业圈、投资圈流传甚广。然而,大家都在商业链条上,任何概念都必须回归实践,经过商业化落地和市场检验,用大白话就是——“接地气”。
那么,当我们在谈论“产业互联网”时,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互联网的精髓,在于以打通数据、实现连接、创造价值。大道至简,拨开花里胡哨的“大数据”、“平台”、“赋能智能”、“AI”等时髦词汇,一言以概括产业互联网:
依托数据的治理和流通,实现业务发展和创新。
数据和业务,是两个核心要素,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
一、数据
毫无疑问,数字化是各行各业长期以来的共同潮流。传统行业如制造业一直以来沿着数字化的方向大步迈进:数字化辅助设计、数控加工制造、数字化流水线、信息化管理(如ERP、PLM、仓储物流系统等)早已渗透到制造业的多个方面。放眼医疗、安防、教育等各个产业,数据的获取已经不再是核心问题,关键是如何有效的挖掘出其中的价值。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认真审视一下“数据”本身的几个特点。
1)数据天生不平等
人人生而平等,数据却不是这样: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