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市场不是“出身之争”,客户需求主导一切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Salesforce中国区宣布解散”的消息,市场已经给出诸多分析和猜测。有意思的是,每当有外企中国业务受阻,市场就会有一波声音出来,认为这是外企在中国水土不服。这次也不例外,有一种观点认为外国软件不适合中国国情,未来将是中国SAAS厂商的机遇。
抛开现象看本质,抛开推测看真实原因,才能预见未来市场到底如何发展。在懂懂看来,SAAS厂商未来的竞争,不是“出身之争”,而是“实力之争”。一个厂商的战略决策,不要影响我们对市场的客观判断。
首先,Salesforce调整中国战略的市场猜测有好几个,比如中国业绩不佳、创始人的倾向、战略调整等等,真实的原因并不确定,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一个企业的战略选择不代表所有市场趋势,外企与水土不服不应该划上等号。
一遇到外企在中国不成功,总有人简单归结为“水土不服”,其实只要战略决心足够大,并做出长期布局和规划,把自己当作本土公司来运营,跨国公司在不同的市场都有机会取得成功。
很多跨国巨头早就意识到这一点,每个时期在中国都有非常成功的外企。比如最早进入中国的跨国巨头惠普,将外企习惯的“惠普中国”改名为“中国惠普”体现本土化的决心,针对中国用户调整产品,其曾经是全球PC业老大,在中国PC普及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比如高通因为看好中国市场,进入中国30年来不仅在中国投入市场、研发、服务,对合作伙伴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还有投资部门深入产业,通过支持中国的创新来推动生态培育,与产业共成长。还有微软,秉承的“在中国,为中国“信念,不断加大对中国市场支持的投入——成为最早在中国投研发机构的外企,最早将数据落地中国的云计算厂商。目前微软中国拥有员工9,000多人,研发人员7,000多人,此外还在国内建立了庞大的“朋友圈”——合作伙伴17,000多家。全面深入布局,是其在中国长期深耕理念的体现。
信心决定战略,投入力度决定事情能做到什么程度,无论是外企还是民企的“出身”。在PC领域,有跨国巨头惠普、戴尔,也有中国的联想;在云计算领域有微软、亚马逊,也有腾讯、阿里、华为……
其次,也有一些分析认为,SAAS市场环境在中国还不成熟,中国企业管理相对粗放。在懂懂看来,一个厂商的“撤退”不意味着市场不好,SAAS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路径可能不确定,但市场前景是确定的。
Salesforce中国市场政策调整,是中国SAAS市场前景暗淡吗?绝对不是。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