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网易加速出海,游戏巨头没了“钞能力”?(4)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8月1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了年内第四批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截至目前,共有241款游戏获得了游戏版号。中信证券在研报中指出,游戏版号恢复发放,是肯定了游戏行业过去8个月以来的整改效果,随着游戏版号恢复发放,游戏行业整体有望回暖。同时,安信证券也认为游戏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的业绩驱动。对此,前游戏研发人士马俊飞持相反态度,“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游戏行业,即便行业回暖也不会‘暖’到每一家游戏厂商,所谓回暖,仅仅是游戏版号恢复发放而已,占据行业大头的中小游戏厂商并不具备促进行业回暖的条件。”马俊飞告诉「子弹财观」,一款游戏研发走到发行,往往需要两三年时间,游戏研发出来以后,还需要通过发行公司(腾讯、网易)、工会公司或者平台(App Store、Google Play)等渠道导量,80%的流水就被中间环节抽走了。“在游戏行业里,只有头部游戏厂商才能混得风生水起,其不仅资金雄厚,同时也能承担游戏不赚钱的风险,但对于中小游戏厂商而言,既没钱搞研发也承担不起风险,再加上监管因素影响,倒闭比赚钱更容易。最近两年,有接近2万家游戏厂商倒闭。”马俊飞表示。游戏策划人士林昕也认为游戏行业短时间内难以回暖,“游戏行业面临很多底层问题,比如产品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真正的原创产品难以脱颖而出,再比如游戏厂商宁愿花大价钱换皮、拼渠道导量,也不愿意在产品品质上下功夫。如果底层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行业只会陷入恶性竞争,回暖将遥遥无期。”中国游戏市场能否回暖,一级市场或许更具有发言权。
微信图片_20220904125908.jpg">(图 / 视觉中国,基于RF协议)根据IT桔子的数据,2014-2021年,中国游戏行业融资规模缓慢上升且融资事件波动下降。2019年中国游戏行业融资规模为近几年最大值,接近400亿元。而2015年游戏行业融资事件是近几年最多,多达482起,融资规模约为134亿元。截至2022年7月,中国游戏融资事件仅为30起,融资金额超过50亿元。整体来看,一级市场对于游戏行业的热情有所下降。“预测游戏行业什么时候回暖以及会不会回暖,也许在五年后,也许永远不会回暖。事实上在我看来,中国的游戏用户增长已经接近上限,行业也进入了存量市场,确切地说,游戏行业不会再迎来回暖期,而是会进入淘汰期。”陈雪峰向「子弹财观」表示,“其实没有必要纠结行业能否回暖,游戏厂商只需要做好精细化运营,在品质上稳扎稳打,或许还有翻身的机会。”*注:文中人名皆为化名。文中题图来自:视觉中国,基于RF协议。
关于关注微信公众号阅读更多精彩好文!>>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