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对战拼多多:重塑美团的社区团购战役】(5)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04
大将走了,组织换挡 2022 年 1 月,43 岁的陈亮正式宣布他不再管理优选等业务,转为担任美团的战略顾问。
陈亮卸任的同时,王兴也不再参加美团优选每两周一次的业务会。同一年年初,黄铮卸任了拼多多董事长、CEO。创始人们不再深入业务,意味着业务已经进入下一阶段。 陈亮的继任者郭万怀刚接手时就在内部表态,不能只顾着冲锋,要攻守平衡;同时深耕供应链,精细化运作。 郭万怀是美团 5 号员工,早期管理财务和人事,后来成为快驴的业务负责人。作为创始团队成员,郭万怀可能是现阶段最合适这场漫长战役的带队人。 接触过郭万怀的人士评价她细致、强势。她在会议上会对陈述不清楚问题的员工连环追问,气氛往往因此紧张。陈亮关注成本,但最多问到人员、物资、系统、设备摊销等几项,郭万怀更进一步,她会问有哪些设备,分别如何计算摊销? 此前美团优选的商分团队研究方向更多与增长相关, 今年研究开始转向如何优化 UE 成本模型、提高件均价。 美团优选的亏损一直高于多多买菜。流量低是现实,根据 Quest Mobile 数据,2022 年 8 月,美团 DAU 刚过 1 亿,拼多多则有 4 亿日活用户 ,而多多买菜 45% 的单量都来自于主站。 组织冗余、步伐拖沓也导致了浪费。美团优选员工一度超过 1.5 万人,目前约 1.2 万人。而拼多多全公司不到 8000 人。 哪怕再小的省份,美团优选的基本配置都要包揽:商业分析、PMO、每个品类 5-6 名运营、仓库数十位管理员。多多买菜的仓库则雇佣待遇更低的外包人员,在三四线城市设置 1-2 位地推,主要流量由主站导入;美团则在三四线城市依然保留 10-15 名地推。 美团习惯把每个环节拆到最细以追求科学管理。比如一位仓库分拣员,每天干完活拿到多少薪资要经过 18 个标准考核;但对手分拣员的考核标准只有一个,即在固定时间内分拣完多少货。 美团优选 “总部统管 + 大区部分自治 + 条线垂直” 的组织管理方式和多多 “省区自治” 相比,能更方便地提前计划,集中力量办大事,但前期灵活性不够。 一位美团优选员工说,为了研究广州中心仓应迁移到何处成本最优,供应商、物流商、用户三个团队的商业分析人士研究半年多仍未决定,搬迁也搁置了。 据了解,仅服务美团优选的就有 400 多位商业分析人员。 郭万怀接任后,改进组织管理以提高效率。总部逐步下放权力给地方。总部采购目前只负责重要标品,其他特色标品、生鲜交给地方采购;总部负责大城市的核心仓储规划、营销活动,其余让地方自主决策。 今年初,美团优选在西北某省的交易额相较多多买菜已是 7:3,当时看来这是一个小小的胜利。 但事实上,有的乡镇每天只有上千单,全省交易额占全国不过千分之几,却布置了数千平的中心仓。 多多买菜则省了中心仓的钱,直接用临省中心仓送货。 “为什么降本增效提了半年多,扣掉履约成本亏损仍有 -40% 左右?那么多没价值的团点维持的意义是什么?” 今年 3 月美团优选西北城市的一场会议上,有人提出了以上疑问。但讨论许久,最终也没有结论。 直到 4 月底,员工被通知西北四省关停,大家才意识到总部控制成本的决心。 今年第一季度的美团财报会上,王兴说,美团优选 “总体增速不如预期”“在新业务的投入会更为谨慎”。到了二季度,包括美团优选在内的新业务相较于一季度已经减少了 23 亿元亏损。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