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泰:经济深度转型与企业创新战略(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在大分化的时候,当有人生意越来越难做的时候,一定有另一批人获得了新机会。
增长模式的三个深度转型
和企业创新方向
我们要关注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三个重要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从需求侧来看,由投资驱动到消费驱动。
2021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是55万亿元,占114万亿元GDP的比重超过40%,无论是美国、欧洲、澳大利亚、日本,甚至连印度都算上,他们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其 GDP 的比重都是 20%~25%。
为什么我们比人家高一倍呢?我们的投资驱动模式到底能不能持续?如果我们继续扩张投资,将给经济带来什么样的结构扭曲?假设投资占GDP的比重回到正常水平,从投资驱动变成消费驱动,那么哪些企业会像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一样机会越来越少?还有哪些企业如同海上丝绸之路的商人,机会越来越多?
这是企业家在未来10年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二个宏观上的结构变化是从供给侧来看,农业、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下降,而服务业占比上升。
要从供给侧深刻理解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很多人对农业占GDP的比重下降感到恐惧,甚至把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下降也认为是一种不合理的表现,实际上这类观点是似是而非的。
以农业比重为例,可能几百年前中国农业占GDP的比重是百分之八九十,但是农业社会始终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现在农业占中国GDP的比重只有7%,但是全中国人早就吃饱饭了。所以农业占比的降低并不代表农业生产力的降低。
农业产量的提高不来自于农业自身的变化,而来自工业的变化,是工业的发展为农业带来了机械化,带来了水利工程、化肥、农药这些技术和发明,农业才有了产量的大发展。
同样的道理,制造业占比的确从10年前、20年前的百分之三十几降到了百分之二十八九,最低的时候是两年前的26%。我们要不要感到恐惧呢?我认为完全没必要。因为过去20年,中国的服务业占比从33%提高到如今的54%,服务业占比提高最快的这20年,恰恰是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强国的20年!
服务业的研发、教育、分工、商业、信息、数字技术推动了制造业大发展。未来这三个产业的占比变化,或者说中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到底靠什么?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