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骨头硬,但肉多(4)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甚至物联网、区块链、网络安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入积累、研究和应用,让它们具备向产业跑马圈地的实力。
但是,在数字经济面前,无论是阿里、腾讯、京东、百度还是谷歌这样的企业,都将受到挑战。
马云曾提到,“每一个技术革命大概都有50年,前20年是技术突破,后30年是技术的全面应用。今天,数字技术革命已经进入了后30年,未来数据将是重要的生产资料,计算是生产力,互联网是生产关系,未来不运用数据,可能要比不用电更加可怕。”
过去一段时间里,对于实力强大的科技巨头来说,产业布局的格局之战,远比它们的技术之争更显杀伤力。
在产业互联网时代,重视云服务也已经成为互联网经济界的共识。像Facebook、谷歌、亚马逊等国际巨头在实现从C端到B端的转型过程中,都认识到云计算的极端重要性。
在国内,阿里在云服务建设上,马云敢说第一,没人敢说第二。
阿里云是阿里巴巴在2009年成立的新公司,主要项目是云计算和人工智能。
最初,很多人不看好这件事,但是经过多年的坚持和投入,如今,阿里云已经成为亚洲最大、全球前三的云计算厂商,仅次于亚马逊和微软,形成了全球3A( AWS、Azure、Alibaba Cloud )云计算阵营。
对外服务方面,阿里云早已经开始推动计算新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仅拿城市大脑来说,就已经在北京、上海、澳门、杭州、吉隆坡等多个城市落地,推动各大城市的全产业发展。
由此看来,在用自身强大的计算力创造新的商业价值这条道路上,阿里云已经走得很远。
阿里巴巴CTO兼任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 花名:行癫 )曾提到,“ 未来阿里巴巴经济体内的To B服务,都会通过阿里云平台对外输出。 ”
数字经济时代,阿里的To B( 产业互联网 )实力,不容分说。
此外,腾讯、京东、百度、字节跳动等,在To B这件事情上,动作和招式与阿里一样,都是不走寻常路( 只是你看不懂而已 )。比如字节跳动的出海之路。
我们都知道,很多大型的互联网企业,开发平台和系统,首先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在经过多年实践和优化之后,他们的平台和系统成熟之后,就会转移到帮助其他类似企业提高内部管理和运营效率。
最典型的就是国外的亚马逊,它的云计算服务最初就是在自身云平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