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别想了,这块B端大蛋糕属于“BAT”(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原来往产品负责人、现钉钉CEO无招(陈航)曾在湖畔大学做过一次“钉钉历险记”主题分享。他透露,在提出钉钉想法的最开始,“管理层十几个人,从产品技术到设计,所有人都反对。”无招表示,遵从用户需求是钉钉一以贯之的开发理念,钉钉的代表性功能“钉”便是与某公司老板聊天时发现的用户刚需——当然,这里的用户偏重老板群体。
自2015年1月正式上线后,钉钉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功。根据钉钉官方披露的信息,目前已经有超过1000万家企业组织成为钉钉的用户:2016年,这个数字还是100万;2018年,这个数字是700万。钉钉的成长之快可见一斑。
无招曾表示,钉钉的成功离不开风口,“我说我们走了狗屎运,踩中了一个风口。 这个风口就是,中国传统中小企业从传统的纸质办公时代,进入云和移动时代。 今天他们有机会跨越一个时代,跨越IT时代。”
如果说钉钉最初的诞生是阿里巴巴争夺社交关系链而产生的副产品,那么到今天,钉钉已经成为阿里巴巴拓展ToB端业务的重要抓手。
在阿里巴巴于今年9月举行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透露,钉钉是重要的公共基础平台,其将钉钉提至与淘宝同样的高度:淘宝上有 1 千多万卖家,相当于帮1千多万个品牌实现了数字化,而钉钉平台有1千万以上的企业组织,相当于帮1千万企业实现了组织的在线化和数字化。
“我认为这两件事情的意义是一样大的,因为中国有这么多的中小企业,它要做信息化、移动化,是非常有挑战的一件事情,需要公共的基础平台,而钉钉就是这样一个公共基础平台。”
这一表态足以窥见阿里巴巴寄托在钉钉身上的期待,尤其在产业互联网成为业界关注的主流方向后,钉钉可能撬动的市场,更加值得关注。
不过,钉钉暂未取得如同淘宝一样的市场地位,在企业协同服务市场,另有巨头虎视眈眈。
举棋不定的企业微信面对钉钉的攻城略地,腾讯并没有袖手旁观。2016年,在钉钉发布一年零三个月后,腾讯也推出了企业微信,正面与钉钉对抗。
企业微信并不是腾讯推出的第一款企业级应用服务,在PC互联网时代,腾讯推出办公沟通软件RTX(腾讯通)及QQ企业版。此外,微信于2014年9月推出了微信企业号,通过开放API接口来整合企业现有IT应用和第三方云应用。
腾讯旗下办公沟通软件RTX(腾讯通)
但是,在消费互联网蓬勃生长之时,企业服务并非腾讯重点,企业微信的出现是一个转折点,此前的尝试为企业微信提供了一定基础:微信团队表示,企业微信正是在RTX的基础上优化而来。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