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产业互联网 你得跨过四条护城河(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所有的管理行为,第一步都是测量,测量需要依靠无差别的数据。 而能源数据,更聚焦地说,电,贯穿企业运营的几乎每一个环节,正是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无法说谎。 那么,位于三四线城市的小企业,有没有企业运营的管理需求,以及随之发展的能源数据管理需求呢? 这个故事已经给出了答案。
产业互联网的重要入口之一,在工商业企业的产线。 入口中的入口,在能源数据管理。
第二个故事,叫「你能不能把电波画出来」?
我的一位朋友某天来找我倒苦水,原委是这样: 他去某高校讲ppt,内容是如何帮助高校宿舍做节能管理,ppt准备了100多页,讲到一半被打断了。 对方说,我们对如何节能这件事不是很感兴趣,我就一个需求,你能不能在寝室使用电水壶、电吹风的时候,识别出来,然后断电?
对方花了很大的篇幅去介绍高校宿舍因为使用大功率电器,导致火灾的案例——这关系到学生的生命安全,而安全事故对高校负责人来说是一票否决的。
从技术上来讲,画出特定电器的电波形,然后进行识别操作,这件事在1990年代已经有海外研究者提出,国内也不是没有厂家拥有类似的技术,只是没有进入这样的特定封闭场景。 但这已经和电没有太多关系,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算法和训练数据。
需求已经越来越具体,而且看起来很不「合理」,可这就是来自能源管理市场的真实需求。
第三个故事,叫「别以为农民工刷脸打卡是作秀」。
在以往最不可能出现互联网技术创新的行业——比如依赖重资金、高周转的房地产施工行业,互联网化的趋势也已经出现了。
因为工作关系,我们和上海的一家资方打过很多交道。 这家资方旗下有房地产开发的建筑施工公司,他们发现房地产行业的利润趋势不可逆转之后,想了很多办法去降低成本,扩张服务链条,其中就包括做建筑行业的互联网标准化软件。 不仅自己可以用,而且可以输出给其他的房地产开发商。
其中他们就谈到,要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引入面部识别功能。 这是一个种地时「亮出锄头」的动作吗? 一开始,我们也是有疑问的。 后来经过多次拜访,我们发现这家资方的办公桌上,凌乱得摆放着各种机器,主人很抱歉地说,不好意思,是开发人员在做测试。 于是那个之前存在的疑问再次出现: 你们是真的在做这个系统的开发吗?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