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产业互联网 你得跨过四条护城河(8)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还是从能源的角度来看,冷库的制冷能耗一般占冷库运营的70%,冷库成本的降低,将直接带来生鲜价格降低的可能性。 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比例,它意味着企业管理者对能源成本的敏感度会很高。
举个更具体的案例,在上海宝山区某新建食品冷链物流冷库项目(占地8434平方米)中,项目主要技术要求是: 温度-18度; 总容积18790立方米; 设计进货温度-8度; 设计出货温度-18度; 每日进货量按储藏量的5%计算……
如何降低这个冷库的成本,让生鲜更便宜?
第一步是建模,这涉及到建筑设计自动化。 要建项目的BIM(建筑信息模型化)模型。 我们就需要对这个项目的「冷库建筑设计、冷库围护结构、制冷及系统能效、能量回收和可再生资源利用、冷库运营管理」五个大指标进行数据化显示和评估。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计算的过程。 涉及到计算冷库外表面积、冷库体积、窗墙面积比(关系到透光性和散热)、外墙传热系数、外窗传热系数、屋面传热系数等等。
第二步是分析。 比如分析自然采光,上海经度121.47,纬度31.23,采用全阴天模拟,得出一个分析结果; 再比如分析建筑被太阳直射而得热的数据,又得出一个分析结果; 分析屋顶光伏发电的能力,然后和设计电耗对比,得出节能等级数据……其他分析指标还包括: 气密性和防渗、电气与照明系统能效、融霜排水系统能效等等。
第三步是评价,这涉及到能源管理的基准线设定。 将所有数据集合在一起,进行评价。 设定一个能源管理的基准线,对这个项目的能源管理现状进行评级,比如优秀、良好、均衡、有潜力。
第四步是启动能源管理。 当知道了这个项目的已有数据,并通过自我发展的方式模拟出缺失数据之后,这个项目的能源管理潜力就一览无遗了,我们可以去相应的环节改善它。
所以,这是一系列假设、计算、实践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交叉学科和研究的进入,并不是点缀,而是必须。
02
产消合一
产业互联网的尽头
能源数据管理的前路是能源互联网,而能源互联网将是产业互联网的最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那么,能源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 这个答案在国内有很多解释。 不过我认为,至少需要问一下这个概念的提出者里夫金。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