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产业互联网 你得跨过四条护城河(6)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这只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三项数据调整。 而这所有的变化,爆发点都来自于财务核算全部接入能源管理的概念,在于财务开始扒火车皮,在于公司组织出现了一个跨部门的,客观的数据链——能源数据链。
所以你会发现,用能源管理的方式可以搭建一座沟通财务和业务的桥梁。 它居然是一种沟通不同部门协同作战的方式。 也就是说,它提升了整个企业运营的效率,并不只是节能。 所以,其实能源数据管理也挑企业。
这就好像一句绕口令: 能源数据管理能普度众生——帮助每一家企业提高运营效率。 但是并不是每一家企业都能入这个法门——进行能源数据管理。 那么,什么样的企业适合进行能源数据管理呢?
对成本敏感——能源成本占产品/服务成本比重越高的企业,越需要能源数据管理。 这是一个简单的用户画像;
对竞争敏感——市场化竞争越透明越公开的行业,越需要能源数据管理。 这是一个简单的行业生存(都不能叫成长)需要;
对管理敏感——需要从组织管理中要营收和利润的企业,越需要能源数据管理。 道理也很简单: 管理不是坐而论道,是实践科学。 它需要测量、抓手。
电赋予了企业进行这一维度管理的能力。 这件事情有趣的地方在于,电其实是一种无差别的产品,你无法说出来哪一度电更有气质,还是更有眼缘,唯一的判断是单价。 而神奇的是,当电开始在企业、生产线中流动时,它就成为最了解这家企业的存在。
如果缺乏这三种敏感,未经挑选地在大中型企业的生产线开始能源数据管理,就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程序员在生产线上不知道采集什么数据,因为他们既对产线陌生,也对企业运营陌生; 不同年代采购的机器,虽然各自都有完好的通讯,但相互不同,数据无法交流,形成「数据孤岛」。
一个生产流程改造可以耗时140多天,成为新时代的码农「上山下乡」。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 最要命的是,换一家同样的企业,数据马上没有参考意义,因为产线机器的组合完全不一样,一切从头开始。
【三】 专家河
链接分散的专家网络
形成固定企业用户模型
能源数据驱动企业运营不是假设而是事实。 在产业互联网开始引爆之后,无论是否作出主动选择,每一家制造企业都将进入能源数据驱动企业运营的赛道,就像1999年张瑞敏提出企业「不触网就死」一样。 原因很简单: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