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书一年烧掉100亿,还看不到头(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在字节内部强调降本增效、和加速商业化的当下,飞书的压力显然变得更重了。
现在飞书已经诞生7年了,可是却落后太远了。
为什么飞书落后了企业经营的最核心目的就是盈利,开公司不赚钱,那要你何用。对于飞书的规模来说,谈盈利还过早。
吊诡的是,在职场社区,很多用户对飞书的评价普遍很高,很多用户认知指出飞书的“使用体验在国内属于独一档”。
在互联网、新能源汽车、游戏、文化内容等行业,飞书也获得了不少拥趸。就连字节跳动自己的员工也会不时夸赞自家产品飞书“是真得好用”,来自用户的评价,证明了飞书的产品体验,是一流的。
那么为什么飞书这款看上去很不错,也备受好评的产品,却被钉钉和企业微信拉开距离了呢?综合来看,原因有三。
一个关键的原因是早期飞书的商业化方向,主要以大客户和高端数字化企业为主。这一点可以从飞书的标语中看出来,“先进团队,先用飞书”。
之所以会以大客户为主,是因为飞书最一开始采用了以用户规模衡量绩效的考核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员工数量更多的大企业,成了飞书销售团队的首要目标。并且飞书上集成的高效协作办公理念和管理方式,也与互联网企业更为适合。
为此,飞书针对大企业设立了比较庞大的CSM团队(客户成功经理)。这是一个类似于驻厂的角色,主要目的为是大客户提供贴身服务。
这进一步增添了飞书的成本,同时也陷入了与钉钉们的传统竞争路线中,面对大客户,他们比拼的不再是产品力,而是贴身服务和定制化需求,甚至很容易陷入早期云计算扩张中的低价竞争困局中。
同时,受限于大企业本身的规模影响,企业办公软件的迁移成本很高,进一步加大了飞书销售团队的压力。
可以说,选择大客户战略的飞书,面对的是一个销售和服务难度大,但是成效却并不高的市场。
与此同时,聚焦大客户的飞书,还错失了2020年那一波庞大的用户流量红利,这次机遇的错失,拉开了飞书与钉钉们的用户规模差距。
截止去年年底,飞书项目的签约企业数增加至超200家,涵盖企业服务、文娱、互联网、消费电子、汽车制造、医疗健康等各个行业。总的来说,飞书的企业客户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新能源车、互联网企业是绝对主力。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