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登法环》制作组分享:艺术画级别的场景美术塑造手法(5)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此外,天空光和直接光源,都可以设定影响镜头的范围,所以操作向深处延展的渐变效果。
第二点,是能够实现斜向光束 (god ray) ,与上一个功能点合起来,就是美术在创作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效果。
在早期,这些体积雾效果,都是由用来表现场景整体效果的global fog应对的,但根据情况不同,出现了表现力不足的案例。所以美术为了更自由地设置更自定义的云雾,加入了配置式体积雾这个功能。两项功能配合起来,实现了云雾效果根据不同场景自由变化的结果。
导入后的配置式体积雾,会与global fog配合执行,如下图示意,以左侧的的镜头为起点,针对体积雾进行Ray Marching计算,再呈现出每个Fog的结果。右侧的图像是配置式体积雾的预设,与global fog不同,可以基于noise、参数对fog的形状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
配置式体积雾的形状操控,是以柏林噪声手法,在制作好的3D贴图上,以不同的频率和振幅进行合成。以此可以得到具备自然隆起特征的fog。
柏林噪声拥有更容易在一定程度内控制细节拉伸感的特征,实际处理上,生成的是如下图所示的三个noise,将它们合成就可以得到想要的形状。图片左侧的noise贴图是采用了系统预设以后,由美术调节大致的疏密、相关演出效果参数后,最终得到的形状。
配置式体积光有两个固有功能。第一个是可以针对各个固有提及设定颜色,如果不明确设定就会与global fog同步,使得颜色自动融入进去。除了颜色,浓度、疏密都可以调整,所以实际上比下图更容易显得浑然一体。
第二个是可以适配美术准备好的高度贴图。这是出于美术希望根据地形高低来配置fog的需求而实装的功能,下面是开关高度贴图后的对比案例。
关闭高度图
打开高度图
配置式体积雾基本上用在了这三种场景
配置式体积雾虽然能由美术自由操作它的外观,但在品质和负荷方面又是一个取舍的问题了,需要由美术根据场景的重要度来进行调整。
此外,在运用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要组合使用多个体积雾的情形,此时负荷限制会非常明显。虽然为了做出更好的画面,大家都不希望限制配置数量,但也遇到了体积雾单位级别上,优化策略跟不上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不是看体积雾本身的优化,而是需要考虑对场景整体的优化策略。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