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钱、摇摆、换帅,快手“三战”出海内幕(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而缺乏海外市场经验的宿华也似乎没有注意到,快手面向海外市场推出的首款应用“Kwai”,所取得的初步成功也不是依靠这套模式。
实际上,快手在2016年底已开始出海征程。其国际版短视频产品Kwai,先后在俄罗斯和韩国等地区上线。2017年4月,快手国际化团队独立运营。当年10月,Kwai在韩国破圈:连续一周排名韩国应用商店下载量第一,并在一个月内下载量突破千万。
Kwai何以破圈?2017年10月,Kwai平台上独有的滤镜特效在韩国走红,韩国当红明星权志龙、秀智等纷纷转发,引发了Kwai的一波小爆。实际上,最初的Kwai并没有复制国内快手原生的“土味”气质,而是在韩国靠“时尚”“洋气”路线,并花了营销费用,引入权志龙等明星转发带热度,才聚集了流量。
眼看国内市场的形势一片大好,又在海外市场收获意外之喜,宿华的信心大增,准备大力发展海外市场。
然而,某些快手海外业务的一线执行层员工,却觉察到了平静海平面下潜藏的暗流和危机。
H先生(化名)于2017年初加入快手国际化团队,负责出海业务。他认为,当时的Kwai并不适合全球化的短视频市场。据他观察,韩国用户仅把Kwai作为工具使用,在平台拍完视频后,再分享到其他社交媒体上面,所以Kwai短时间内有了大量新增用户,但他们的长期留存却很难。
“Kwai在韩国破圈完全是意外。”后来发生的事验证了H先生的判断:后期,快手为了提高用户留存,投入了大笔营销费用购买流量,可惜最终无力回天。
但这些问题并未引起快手高层重视,宿华持续对Kwai保持乐观。有观点认为,这种乐观直接造成快手错失Musical.ly,而由此为日后被Tiktok抛在身后埋下伏笔。
Musical.ly是上海和旧金山两地团队开发的短视频产品,2017年登顶美国App Store总榜第一,全球累积用户2.4亿。
Musical.ly寻求买家收购时,快手是最早接触其团队的中国公司之一。但快手认为Musical.ly的溢价太高,当Kwai在韩国市场破圈之时,快手放弃对Musical.ly的竞购,被市场认为是“意料之中”的结局。
早在快手与Musical.ly谈并购前,某些快手员工就注意到了这款产品,以及字节跳动旗下新生的TikTok。后者一度被认为是完全模仿前者,但数据表现差距甚远。
可是以宿华为代表的快手多数人,并不重视这个产品——哪怕今天快手的首屏已经变成了和抖音一模一样地推荐页,但在2017年,身为行业top1的快手认为字节跳动不懂短视频,对于借鉴今日头条的某些产品逻辑的提议,宿华还质疑:为什么要看数据不如我们的落后产品?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