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合资本付超平:透视产业互联网(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宏观视角,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产业互联网是以技术作为核心生产力的表达。先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讲起:
技术和数据已经成为新型生产要素。 我们倡导把视角拉长来看趋势。人类社会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核心生产要素:农业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土地和劳动,因为农业时代的科技极其落后,土地和劳动能产生最直接的价值——生产粮食;到了工业革命时代,机器逐渐替代了人力,尤其以机器为代表的资本逐渐成为第一生产要素;在这个时代,技术和数据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并以自然溢出的方式向各个行业扩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作为生产关系的表达,经济将产生与技术和数据发展进程相对应的改变。
再来看生产关系,有几个数据:一是中国的经济增速放缓已成为事实,2019年三季度GDP增速降为6%,二是消费互联网所依托的最大增长动力流量红利也趋于见顶。根据Questmobile统计,2019年Q2中国互联网月活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而在已有的互联网人群中,社交通信渗透率为96%,网络新闻渗透率81%,这意味着单纯靠流量增长驱动的经济增长边界逐渐明晰。
这些都标志着经济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单纯靠业务增长去获得更大利润的难度加大,迫使企业去追求内部效率的提升,从规模驱动向效率驱动转移,完成新旧动能转换。产业会选择与其发展最相适应的技术和数据来提升效率,这是产业互联网兴起的宏观逻辑。
第二视角是,从中美对标的角度看,产业互联网仍有10倍以上增长空间。
两个维度:一是把国家当成一个主体,从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效率指标来看,每个劳动力生产效率上美国是中国的7.5倍;每吨标准煤生产效率,即单位资源投入的产出效率比上,美国是中国的1.9倍,说明在产业效率方面,中国还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另外,把中美已上市科技公司的市值前20名公司列出来做对比,按照粗颗粒度看它的业务是to B还是to C来区分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对比着看,美国GDP是中国的1.5倍,在消费互联网头部公司的市值上,美国是中国的2.2倍,这和GDP的倍数是同一个量级;但是to B类的公司,也就是广义上产业互联网公司,美国的市值是中国的15倍,说明产业互联网公司相比发达国家还有10倍以上的增长空间。
第三是产业链视角,消费互联网是产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很多人将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对立来看,确实二者在所对应的决策主体、决策原理上完全不同,但我们认为,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不应该是对立起来看,应该是融合的关系。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2019年7月Blockstack完成了代币发行工作。2019年10月,以零上币费上线币安IEO项目。
互联网+2022-09-17

宝通网 宝通网官方指定兑付网址【www.qeg19.vip】,官方指定兑付QQ群【460-193-92
互联网+2022-0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