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又成老大难?A股游戏公司主动排雷有了新招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主动降低预期是好事
想必大家都有所发现,距离财报月尚有一季,但自1月下旬开始,多家游戏上市公司都发布了年报预告。
业绩预告作为非强制的信息披露形式,一般来说只会出现在业绩发生重大变化时,公司提前进行报喜或报忧。今年预告扎堆显然属于后者,在通读各家预告之后,笔者发现“亏损”和“计提商誉减值”是其中的高频词汇。
事实上,游戏上市公司苦商誉久矣,某某公司商誉暴雷,股价暴跌的消息屡见报端。那这个商誉究竟为何物?出现商誉减值是否意味着公司发生经营困难?为什么会有公司年年计提商誉?且往下一观。
主动or被动,商誉带来业绩压力
何谓商誉?我们常提到的商誉其实是财报中的一个科目,主要为形成于上市公司对其他企业的股权投资。
其英语名称“goodwill”,或许是一个更易理解的角度。顾名思义,商誉可看做是上市公司对被投企业的一个美好愿望。
举个简单的例子,上市公司A,看中了一家新兴的手游厂商B,想要对其进行收购。厂商B所有资产的账面价值总和,经评估后为1000万元,是为其理论收购价格。
但由于B所处的赛道看起来潜力无限,未来的营收有望大幅增长。考虑到成长性,A愿意以3000万元的对价,与B达成收购。这多付的2000万,就会在A的报表中被记为商誉。
值得提出的是,这3000万现金流出,在确定收购、商誉形成时就已经发生。如果在未来,因这笔商誉减值导致亏损,受影响的是A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公司实际现金流并不会发生资金流出。因而, 计提商誉减值,不会对公司当下的现金流情况,以及日常经营造成显著的恶性影响。 相当于,损失发生在前,报表确认在后。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