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的另一面(2)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其实,在商汤股价波动之前,市场对于AI赛道的质疑声就从未消停过。
AI玩家们大规模IPO前,“看衰派”主要针对明星企业们的财报开炮,指责其迟迟未能摆脱亏损的泥淖;而随着商汤、云从陆续上市,更为直观的股价表现瞬间成为了质疑的焦点,无论是格灵深瞳还是寒武纪,抑或是股价波动的商汤,均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市场低迷、中概股普跌的大环境下,大众为何会对AI玩家格外严苛,或许同其背负的高预期有关。
曾几何时,人们对于AI的讨论度丝毫不亚于当下的元宇宙及Web3.0,彼时,令大众焦虑的“AI取代论”更是层出不穷。而今,面对AI企业们不算靓丽的业绩报表与股价表现,看客们已将AI视作跌落风口的“猪”。
事实真是如此吗?抛却浅层信息带来的干扰,尝试去理解其背后的深层逻辑就会发现, AI赛道其实也没有那么多“鬼故事”可言。
以AI龙头商汤科技为例,首先需要明确,商汤科技还未实现盈利,及解禁后的股价波动均是客观事实,既然“结果”毋庸置疑,那自然是“原因”方面引起了大众的误解。
从股价来看,商汤股价波动实际上是基于禁售期前后流通股的变化,解禁前,商汤自由流通的股份占总股本不到2%,而解禁总量涉及252.87亿股,占其总股本的75.91%。显然,这并非“泡沫”破碎导致的崩盘,而是放量、流动性降低的结果,尚属意料之中。
其次,针对老生常谈的亏损问题,市场亦对商汤存有误解。单看亏损额,商汤2019年-2021年分别亏损49.6亿元、121.6亿元、171.4亿元,但其中需要考虑到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异常扰动,所谓的大额亏损很大程度源于财务规范层面的操作,而非商汤的实际业务亏损。剔除公允价值变动,商汤2021年经调整亏损净额仅14.2亿元。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Gartner预测,到2023年,超过33%的大型机构将采用 智能决策 的实践。
元宇宙2022-09-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