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发展结构、商业逻辑与创新精要(16)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三)借助产业互联平台加强产业共治
当前新经济发展与政府传统管理的矛盾愈发凸显,表现在管理理念滞后、政策工具单一、行业监管空白等方面,伴随治理对象越来越杂、治理边界越来越模糊、治理手段越来越数字化,能够形成新型治理模式决定了产业互联网的培育效果。从“管理”走向“治理”,核心是立足共治、市场、法治、包容等基本原则,通过集成政府部门、头部企业、产业促进服务机构、产业投资机构、科技服务机构、产业/科技智库等主体参与产业治理,形成政府引导、市场机制、企业主体、多机构参与的新型治理模式。因此,要将“产业共治”的理念全面纳入到产业互联网培育全过程,围绕具体的产业领域建设业界共治委员会,结合负面清单管理等制度,推动市场主体从被管理、被服务对象转变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体,提高产业资源配置效率。业界代表要在治理委员会中占90%以上,充分发挥产业界在产业规划、政策制定、新型行业管理、重大项目评议等方面发挥作用,同时组建“跨界创新共同体”,充分调动智库、媒体等第三方力量,共同探索新型治理模式。通过召开常务理事会等业界共治日常管理会议,为企业反应难题和需求建立畅通的反馈渠道。要依托业界共治委员会,对于国家鼓励探索的领域,要大胆开展制度创新的试验,给予产业互联网足够的试错空间和场景实验空间,对数据安全、权益保护、知识 产权等规范,要围绕新经济主体需求进行迭代演进监管政策。
结语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条件下,产业互联网不仅是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核心载体,还是新经济创新生态建设的核心组件,更是地区强化新兴产业组织的重要平台,亦是新基建的重要基础设施。如今只有时代的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社交互联网以及智能物联网等,但还没有彻底成功走下去、走出来、走上来的产业互联网。在产业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核心是要把握互联网下半场的发展规律与取向,充分尊重产业互联网的组织逻辑、技术逻辑、资本逻辑、商业逻辑、生态逻辑,重构生产与消费、工业与商业、制造与服务、数据与智能、线上与线下、工厂与场景等关系,最终实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社交方式、治理方式的贯通,形成“数据驱动+平台赋能+智能终端+场景服务+社交生活+敏捷供应”的发展态势!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