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长文:ChatGPT能否成为互联网后下一个系统性机会?(11)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陶芳波: 我接着这个话题稍微说下,因为我们的业务跟大模型接触非常多,首先大模型开源这件事不是刚刚开始,其实去年很多公司已经出来了,包括OPT(Meta AI 的开源项目)和BLOOM(法国政府资助的开源AI), 但其实它们和ChatGPT的差距非常大。
我觉得OpenAI的竞争力,表现在他们对于数据使用方式的认知,还有刚才费老师提到的工程能力和数据体系, 这套东西不是说拿出50亿美金,招很多的人马上就可以解决的,这是现在很多投资人的误解。
另外,我觉得AI的分层其实在今天就已经开始了,像Sam Altman(OpenAI首席执行官)自己就说过,OpenAI现在就是个Infra,未来在它上面可能会有中间层,这个中间层的作用是帮助一个个大模型Infra变成各个行业里的解决方案。
ChatGPT 能让TMT投资人“再干15年”吗?
险峰: ChatGPT下一步会往何处去? 会不会被下一个transformer颠覆?
陶芳波 :个人观点,我们可以从底层视角来看,比如今天OpenAI做出了ChatGPT,未来或许还会有GPT4,我们先假设OpenAI的技术是最领先的,现在后面有一堆大厂巨头和创业公司,正在或者将要做大模型,那如果我是OpenAI,我接下来会做什么?
我觉得第一个方向,还是怎样用好手上的现有数据,把模型的潜力全部挖掘出来。下一代GPT的参数量也许还能再大个10倍,但估计也就是这个规模了,不可能再扩大1000倍, 因为参数要有足够的数据来匹配,全世界的优质数据就这么多,参数量搞得再大效果也不有太大提升。
另一个方向,也是Anthropic提出的,叫做「宪法AI」。 就是我们能不能让AI在一套宪法,或者说一套规则下,实现自我进化,最终变得符合这套规则。 举个例子,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监管体系,比如中东地区,只有符合当地监管的AI才能进入该国,我觉得这会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可以大大降低AI吸收信息的成本,提高它的效率。
第三个方向是多模态,让OpenAI变成一个思考引擎。我 们知道人类的感知不是单一的,而是许多模块组成的 ,不是说用户说了一段话,我能感受到这段话就够了,最简单的,比如看漫画书,人能够把感知图像和感知文字结合在一起,而不是两个单独的东西。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