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长文:ChatGPT能否成为互联网后下一个系统性机会?(19)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这个逻辑在任何行业都会存在,因为人总要订票,总要接受医疗服务,法律服务,各种各样的服务,总要恋爱和社交,所以我在内部分享时常说一句话, 当ChatGPT出现后,全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叫溺水者,他的头被按在水下,他想要浮起来,奋力的想抓住一些东西让自己活下来,谷歌就是这种感觉。第二种人叫淘金者,他想冲到这波浪潮里面去淘金。
这是今天市场上的两种公司,我觉得可能谁都无法完全置身事外。你适应能力很强,能接受现实,快速拥抱这个趋势,就能抓住下一个时代的机会。
小公司如何抓住 ChatGPT 的逆袭机会?
费良宏: ChatGPT 这一波技术革命来得比较迅猛,我个人是有点担心,主要是两点。一个是从个人层面。我们回顾历史,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彻底粉碎了手工业者,过去这些人曾处于一个比较优沃的社会位置,靠一门手艺就够确保自己的美好生活,但是机器大生产将他们变成了普通工人。
在手工业者衰落的同时,另一个新群体开始崛起,就是知识工作者,在二战以后,他们成为了贡献和收益都最大的一群人, 当然我们也都受益于这个群体 。但ChatGPT出现之后,无论是程序员,还是知识工作者,都有着被机器取代的可能,这种模式一旦出现,对每个个体的挑战是非常巨大的,我对此会有担忧,尤其应该思考我们未来的价值在哪里?
第二是从企业的角度来看,OpenAI并不是微软内部孵化的,它到今天也只有375个员工,是一个100%的创业公司,而且是一个小型创业公司。包括DeepMind也是家小公司,截止到今天它的员工数量也才1000个人,和谷歌的19万员工比起来九牛一毛。为什么微软和谷歌内部无法孵化出这些项目,而要依赖于外部的这些小企业?很重要一点,是大企业在创新上的天生存在弊端和不足,哪怕是最厉害的硅谷科技公司,也无法逃脱这个规律。
我前几天读了一本书,Netflix 的创始人里德·哈斯廷斯所著的《不拘一格》, 其中提到一个观点叫「人才密度」 ——这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足够聪明的人聚在在一起共事,才会产生创意的火花,推动伟大的创意变成伟大的产品。而如果是在人才密度相对较小的环境中, 哪怕他真的是一个人才,也会被淹没在各种噪声和平庸的见解中。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