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轩资本刘亿舟谈B2B供应链:自营大贸易商模式到底走不走得通?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撰文 |刘亿舟 九轩资本创始合伙人
引言这几年,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的论点甚嚣尘上,产业互联网变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量的资本涌入这个领域。关于产业互联网的定义及范畴,本文不打算探讨,我也说不清楚,仅打算针对产业互联网范畴的B2B供应链领域的模式选择、发展困局、破局之道等底层逻辑问题展开形而上的探讨。就如同我以往的文章风格一样,本文的行文风格可能依然会让部分读者感到过于“理论化”,但相信在这个领域创业或者投资的朋友一定可以从中找到深度共鸣。希望这些分析对于大家的实践有“拨云见月”、“回归常识”的启发。
B2B 获客机制进化史但凡企业开门做生意,离不开三件事: 获取订单(获客)、交付(包括产品生产和物流交付)、后台运营。 不同的获客方式、交付模式以及管理体系便决定了企业不同的成本结构,也因而决定了该种商业形态的综合通路成本。从流通领域的商业形态演变的角度来讲,新的业态是否应该并可以取代原有的业态,在不考虑非市场化壁垒因素的情况下,最终取决于新的通路成本是否显著低于原有的通路成本,或者形象地说,新的供应链通路是否“打造了更低的河床”(在阅读本文之前,强烈推荐阅读笔者于2016年6月5日写的 《九轩资本刘亿舟: 互联网+的本质是新通路》 一文)。就交付成本而言,在 《九轩资本刘亿舟: 商业计划书——战略思考的工具》 一文中, 曾将交付模式分成五种: 纯产品(或纯平台)、强产品弱服务、强产品强服务、强服务弱产品、纯服务。 显然,就产品生产环节而言,前面两种属于“木本植物”,相对而言,交付过程中的边际成本相对可控(产品如果是预制标准化的情况,有些情况下,甚至边际成本可以忽略不计),这类企业具备规模化扩张的潜质;后面两种情况属于“草本植物”,这类交付模式比较依赖人,在实际交付中表现为产品化比例较低而表现出某种项目式的形态,因而在规模化扩张过程面临标准化和边际成本不可控的挑战。强产品强服务鉴于两者之间。对于处于流通环节的供应链企业来说,不涉及产品生产环节的问题,其产品交付成本更多地是规模化采购成本以及物流交付成本,这部分是本文分析的核心。
对于从事流通环节的B2B供应链企业来说,获得客户和订单是其成本结构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我有限的视野来说,这类企业的获客方式至少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传统销售地推以及线下交易会模式,统称为“线下获客模式”。在这个阶段,企业的销售拓客属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因而要实现较大的规模,通常需要经过漫长时间的积累,总体获客难度和成本高居不下。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投资人要有一定的情怀,这个情怀就是要有一定的能够使产业崛起的信念。
互联网+2022-08-28

原标题: eVTOL 初创企业「WEFLY」获数千万美元天使轮投资,由渶策资本、线性资
互联网+2022-0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