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轩资本刘亿舟谈B2B供应链:自营大贸易商模式到底走不走得通?(8)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关于“倒U形曲线”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在 《九轩资本刘亿舟: 平利主义和长期主义才是重资产商业的扩张之道》 一文中指出,根本原因在于资产供给和订单密度的错配!SKU太多却和客户需求错配!区域覆盖太广而资产分布却与资产配置错位!规模化扩张后品质与客户期望错配!错配就会导致浪费,导致闲置,导致资产利用率、出租率、翻桌率、周转率等效率指标下降!对于很多业态来说,人效、坪效和货效通常会随着总规模、SKU数、单体营业面积等指标的上升而先上升,而越过某个拐点后反而下降!
别倒在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到来之前对于自营模式的B2B供应链来说,盲目地扩大品类和扩大服务区域,很容易导致前期出现“花钱效率”较低的不必要的亏损,而在资本加持的情绪下,很多创业者明知道这个结果也只能往前冲,寄希望于规模效应到来之后能够将成本打到现有的地平线以下。可事实上,对于动则上万亿的市场来说,在错误的运营策略下,融资区区几十个亿也往往不足以打穿深不见底的无底洞,从而在C或者D轮融资的阶段面临尴尬的局面,GMV虚胖但却没有建立真正的优势。
此外,很多B2B自营平台借着资本的威风像“门口的野蛮人”一样与传统贸易商抢生意,但殊不知,在平台自身的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还远没有到来之前,平台自身却要承受巨大的合规成本,包括自身运营的合规性要求所导致的人力成本和运营费用的上升以及税收方面的合规性支出等。所以,B2B供应链平台往往在发展中期会强烈地感受到这个隐性的敌人。对于估值已经几十亿的B2B供应链平台来说,在资本的眼里已经是头部,但从整个市场来看,依然是个零头。一只小狮子在成长为大狮子之前,有可能不是被大象干死的,而是被一群蚂蚁干死的。
综合以上来看,很多情况下,由于撮合无法建立真正的有效供给并形成交易闭环的背景下,很多平台采用自营模式在早期如西班牙斗牛般横冲直撞,但到了中后期往往会面临规模越大越不赚钱的困局。如何破?
破局1:“三聚焦”策略与“金箍棒理论”对于不得不采用自营模式的B2B供应链平台来说,如何选择品类和运营区域不仅仅决定了其早期的花钱效率,甚至决定了生死存亡。如果能够有足够的动量直接把宽度(品类)和深度(单品规模)都干上去,当然可以一举荡平原来的“矮黑挫”,但问题在于有哪个资本有这个体量和胆魄?有些平台的长成不仅仅是资本的产物,更是时间的产物(这一点可能跟消费互联网有很大的不同)。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投资人要有一定的情怀,这个情怀就是要有一定的能够使产业崛起的信念。
互联网+2022-08-28

原标题: eVTOL 初创企业「WEFLY」获数千万美元天使轮投资,由渶策资本、线性资
互联网+2022-0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