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互联网+ > 正文

从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核心洞察(14)

2022-09-18 10:18来源:未知编辑:admin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扫一扫

关注99科技网微信公众号

3)门店运营数字化。推出云 POS,实现智能收银、记账、建品等,同时链接整个阿里生态体系及计算能力。传统夫妻店仍使用手写记账,条目不清晰且容易记错、记漏。人力计算也无法实现销售数据分析,数据难被充 分整理利用,对销售的预测、配货等仅靠经验和感觉难以充分满足消费者的偏好。阿里背后的数据体系和计算 能力能够帮助夫妻店分析销售数据及给出销售方案;阿里生态体系链接多种优惠计划如天猫超市购物券、与中 国移动合作推出充值 100 元送话费、零售通优惠券等,为消费者提供利好的同时实现交叉导流。

4.1.6 蚂蚁金服:数据赋能助力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可视化,解决借贷难问题

阿里通过建立信用体系,将复杂的信用信息通过可视化积分展现出来,代替了繁杂的传统借贷业务流程, 优化了借出方的资产管理,从而促进消费贷、小微企业商家贷的发行。我们从蚂蚁金服所提供的贷款服务本质 来看待这个问题:有借必应有还,这是借贷关系存在并持续的基础,数字化能做到的是协助机构“海选”正确 的贷款对象,同时帮助借款方提升其偿还能力。互联网金融业务出现之前,即便银行等金融机构以高成本委派 了大批量专业职员进行信息审核与业务办理,我们仍能回忆起商户、尤其是小微企业从这些机构取得贷款的艰 辛——不仅体现在借款门槛上,更体现在借款流程之复杂、漫长上;也能够回忆起个人办理一张信用卡所需要填写的海量信息、身份与收入门槛、还款操作的繁琐,实际上这种现象在今天仍然存在。

对于阿里来说,其作为发展多年的电商平台的优势之一在于汇集了买卖双方的每一笔交易信息,这项海量 的数据库通过算法能够形成每一个个体消费者与企业商家的金融、信用画像,使得为每一位借贷方量身定做合 理的贷款方案、取消业务员职能、一键开启个性定制的借贷服务成为可能,进而促成了现阶段以申请流程简单 迅速、几乎零门槛、受众广泛为特点的互联网普惠金融业务。换句话说,依托数字化的互联网金融使得之前没 有资格取得贷款的个体与团体享受到了在其偿还能力范围内的合理金额的贷款服务,其覆盖范围之广、贷款限 额之合理,是银行通过填写表单、业务员跟踪审查所无法企及的。

我们一直提及阿里是一种平台思维,以轻资产的方式,利用自身的平台优势整合各方资源,以战略合作的 整体形象为消费者提供产品与服务。我们也提到战略合作集团中处于中心位置的公司,在这里即是指阿里,需要通过提供独有的公共服务来凝聚各方,保持自身在集团中的领导地位。数字化驱动下的供应链金融便是阿里 对其供应链体系提供的公共服务之一。

99科技网:http://www.99it.com.cn

相关推荐
迎接产业互联网的黄金十年 迎接产业互联网的黄金十年

产业互联网是数字时代各垂直产业的新型基础设施,由骨干企业牵头建设,以共

互联网+2022-09-18

疫情之下,产业互联网按下加速键 疫情之下,产业互联网按下加速键

医疗、教育、电商、云……所有的线路都在稳步推进,共同构成了一把排除万险

互联网+2022-09-18

中钢网薛赢: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技术融合与服务应用 中钢网薛赢: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技术融合与服务应用

中钢网运营总监薛赢 在大会现场发表了 “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技术融合与服务应

互联网+2022-09-18

产业互联网的理论基础:产业组织理论的演变 产业互联网的理论基础:产业组织理论的演变

产业的基础来源于劳动的分工和劳动者之间的竞争和博弈,在此基础上慢慢产生

互联网+2022-09-17

【报告】中国产业互联网系列研究之二(附PDF下载) 【报告】中国产业互联网系列研究之二(附PDF下载)

产业互联网的技术条件和产业环境已经成熟,新一轮的技术浪潮正在渗透到上一

互联网+2022-09-17

张晏佳:产业互联网时代,企业到底需不需要新的商业模式 张晏佳:产业互联网时代,企业到底需不需要新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作为企业存在的最基本要素,已经成为企业家、创业者和投资人嘴边上

互联网+2022-09-17

互联网+产业:产业互联网时代到来 互联网+产业:产业互联网时代到来

互联网+金融+各个领域的全新商业模式、新微笑曲线将在各个产业环境中形成具

互联网+2022-09-17

产业互联网创新框架 产业互联网创新框架

具体看个例子,在知乎上,有一篇文章《B2B供应链: 我眼中的“互联网+”》,

互联网+2022-09-17

张晏佳:产业互联网如何实现企业价值升级 张晏佳:产业互联网如何实现企业价值升级

中国品牌企业过少,进入全球500强的企业更少,根源在于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核

互联网+2022-09-17

腾讯研究院:产业互联网年度总结,我们问了用户30个问题 腾讯研究院:产业互联网年度总结,我们问了用户30个问题

对互联网而言,“产业互联网”吹响了2B的号角,也成为2019年“面相”最多的名

互联网+2022-09-17